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10/30)
這本書的作者算他的東西有研究
所以才會今年寫
A6全能筆記術
A6全能筆記術(書外補充)
這一本我讀完的很迅速(我是在摩斯漢堡邊吃晚餐邊讀完)
因為內容有些在當初的補充就發現過了
這本書的70頁解開我為什麼當初提倡a6大小的作者改用a5大小的寫
因為作者需要書寫跟剪貼的內容變多
的確看作者網誌就知道被訪問等等機會增加
如果剪貼到a6去真的沒a5方便
而且他用的數量真的好兇 他在五年間用掉了一百五十多本a6筆記本
然後你也可以看網誌知道 他a5也用的很可怕
這本書讀的感覺是有點失望
雖然我想摘的東西還是不少
只是他介紹了一大篇幅的筆記本跟工具
但如果你是ptt文具板的熟客就覺得沒什麼
還有看過他網誌 研究過 還是你有逛日本購物網站
就真的一點也不稀奇 相似的文具都看過
我居然沒有一個文具讓我好奇 真的好可惜
我需要一個敗家的理由XD
不過博客來 我等你進 KOKUYO 是百頁那種多頁數系列等了有沒有一年
你還是沒進 我好受不了
然後讓我稱讚一下大田出版社用的贈品 這個還有塑膠保護套 然後膠裝的不掉頁 讓我好喜歡
這本書將主題訂為lifelog
說是微軟研究所 哥登貝爾(gordon bell)開始的 不過他倡導的是數位化
而這本作者喜歡用筆記本
不過另外有個叫Ubiquitous CAPTCHA一詞也有相同意思
反正作者提倡的是記錄生活
作者不喜歡用全面數位化是因為 藉由手寫的速度 貼的東西
讓你都比較能加強當時的感覺 就算字糊掉也能更有感覺
還有不同地點用不同筆去書寫也可以
而且你比較容易去翻閱筆記本而不是數位工具
創造屬於自己的符號
去代替人 場所等上面的標題
作者喜歡用下面這樣 先條列式(也方便用成索引)
【日期】時間 做什麼內容 地點 最好是把正確地點寫出來 不要單獨車站最好是某車站等 感想 |
補充說明 why how不要忘記寫 |
因為寫下的體驗會變成資產,不過要重讀才有更大的效果
lifelog主要是書寫剛剛發生過的事。而手帳比較會是記錄重點
像那種一日一頁的手帳其實不大本
不過現在有比較大的一日一頁
但是因為一日一頁,所以你要想一下怎麼編排
可是作者的你看照片就知道 比較亂 你知道有個系統,可是比較沒有那種美觀,什麼都在上面
這些記錄 最好三個月內回頭讀 然後從這些記錄
了解自己怎麼過後 你會管理自己
然後我有驚到
上次我自己也說過Polaroid TWO
一張底片算下來14塊
不便宜 只是方便
然後作者照片也是用電腦編排小張
再去超商印 因為這樣成本比較少 (怎麼編排 去爬文具版文 因為有人分享過)
的確用超商比較便宜 不過自己有機子應該也不需要
除了記錄自己的生活
作者其實也會記錄一下社會大事(所以會摘社論)
會更有當時的氣氛
我比較不會用的年曆表
類似的檔案 按此
不過2011年這個最標準 按此 大小剛好
作者的用法是 建立一個主題(作者是畫有沒有運動)
然後用畫圈叉 而且2011年那種空白比較多 所以你可以算你一個月做到幾次
曲線表 台灣人好像也比較少用
韓國的讀書計劃本 都會有
反正作者也是大推 看你是要畫體重變化還是什麼都可以(沒看到好的免費提供的檔案)
最重要的是定期
看你要按照日期重讀 還是要倒著日期重讀
做到這點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