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我真的好愛破壞再建構這件事
前幾個月把韓文課的聽力好好搞了一的大工程
我們用的課本是這本最新延世韓國語听力(附贈MP3)
原本是一本
可是因為我們主要文法部分還不是上到真正中級的地方
還在基礎以上再建構的更好 把句子拉長跟正確等訓練
將來才會全韓文上課(抖) 看比我們高階的班再用全韓文上課就覺得很辛苦
聽力很多單字跟文法都還沒上過
所以每個主要單元 我們都可以上快一小時
筆記很多 作業方式也不少
於是我就把課本給拆了
像下面這樣
但是拆開需要索引 但又怕課本被我翻爛 所以我貼在空白袋 將來拿到重貼課本都ok 反正這種文具買了就可以用好幾套
可是這種工程真的很累
因為我手邊打洞器是 轉的那種 用壓的手邊都沒有(雖然想買 但內心又有說有同功能的 真的一定要買嗎 所以還沒成功 雖然在文具店都拿起來好幾次了 而且明明有 只是在老家)
而且一打周邊東西都要打
這是筆記 我把KOKUYO Campus東大生點線筆記本 (A4 藍)打洞
如果介意邊邊不好看的 就會用活頁紙 但我今年是愛把整本筆記本先寫再拆(感覺就是不一樣)
不過我慣用的是b5(常看網誌就知道)可是要用到a4 所以這是重騰版
照理說 應該重謄寫法應該特別點 但我還沒想到 就先這樣
不過我也不得不重謄 因為我坐的位子不是很好抄黑板
但我又習慣先把筆記趕快寫好 所以很草 內容跟注意點都要趕快記下 所以很亂
不過以上這頁筆記還不是上課內容
而是作業 然後課堂檢討(最近才增加的)
於是我又想到這個
Language Note
因為是挑上課的文法和單字 又造兩句 不過時間有限 一次就幾個 一個兩句
用一般KOKUYO好浪費
所以我拆了一本Language Note 掃起來 放大成a4 比較好翻頁
可是我明明不要白邊了 brother印表機還給我白邊 反正就是這樣 變成是專門騰這種的
讓不同內頁有不同功能
像正式作業
是每課上完後 老師挑一些單字 每個人就要造一句 這是交給老師改
不像課堂討論 幸運的人 可以逃過 如果那個小單元重要的不多
然後我把挑出來的用便利貼 先貼在資料帶 (不過這是上課抄的 這周作業)
另外還有個作業 我沒拍 反正就是跟正式作業很像 成品是word檔用普通a4紙打孔 所以就不拍
反正就聽力上了幾課 看老師是這樣訓練我們
突然在想怎麼解決
因為單字跟文法 算比較多 先簡單講一下 仔細的以後會再複習
不背卻又不行 上了幾課就再想不起來最前面的內容
於是在坐車時
開始分析一課老師給的元素
課本 單字 造句 發表內容
其實不少內容就決定拆課本 把一課的東西都要放在一起 比較好複習
行動派的我 就把課本當場在車上拆起來看看
還好它每一課都是從右邊開始獨立 沒有那種連頁問題 不然就要自己印重複的
然後老師又因為教學感覺 決定上課也要多句子
真的一課變好多東西
用好時 前兩周是把上過的帶去 發現不行 加上本來的課本跟筆記本真的太重
a4用包包也塞不進去
於是再買一個比較小一點的a4孔 不過要比較窄的要30孔那種 但我會轉死
只好只帶幾課課本內頁還有筆記
其他都不要帶 就記得要記得檔案歸檔
還有a4紙老是忘記一次轉好一些 想要紙一致高低 還得找紙對位置
可是我老是忘記 只好每次補轉
反正這是我最近破壞再建構的最大工程
其他小工程 以後說
等上完這本 我的這個a4孔也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