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過這場研討會原本不對外開放,而這次是好不容易請他們開放。可以看到相當多國的學者。第一個台大教授周蓮香,講台灣自己內部鯨豚研究的進展。第二個是菲律賓教授,第三個是韓國教授。我所訝異的是他們勇於批判。像一般韓國人應該都不會說自己的不好,都會說自己國家哪裡好哪裡好。但這次的韓國教授報告的韓國人去獵殺跟吃保育鯨豚類是高的讓我嚇到,換句話來說台灣教育人們保育鯨豚類是成功,不然我聽到不會這樣吃驚。如果我們教育沒有成功,我就會不以為然的麻痺下去。呼應到第一個台灣教授說的,台灣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1990年澎湖屠殺海豚事件引起國際重視,讓台灣對動物的保育多了一份認識。當然這樣相比,看似台灣很好了,但其實台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然不會有第二天對於行政相關的論文。我們亞洲國家還略遜歐美,而我們亞洲國家也要互相扶持前進,像第二位菲律賓教授,他在講他們如何對鯨豚的保育跟研究,我也認為他們的研究很棒,毫不遜色。
要不是參加這次研討會,我都忘記那些從事保育運動人們的辛苦。看著第一位教授播放他們在對鯨豚就標本的照片,那種對著龐然大物,還發出陣陣惡臭的屍體,用著敬畏的心情,努力對研究還有給後代人可以觀賞標本的心態,真的很偉大。也就是死掉不是就讓他死掉這樣簡單,而是光從屍體上可以得到的訊息也很多。好比他們做某隻鯨豚標本,剖開腸肚才發現裡面一堆塑膠袋,顯示海洋環境被我們人類濫用,也就是我們常常把垃圾源往水里倒,認為大自然會幫我們處理,但事實上我們害得生存在海洋空間這塊動植物無法生存。另外菲律賓教授也痛心疾首的說國家在追求經濟進步,設立了很多工業區,但為了怕國家美名被打壞,還是會設立一些保護區,但不是保護區就夠了,地球是息息相關,你汙染了a區的海洋,難道b區就不受影響嗎?不是劃分地區,就能保護環境。這讓我想到設立國家公園,美名是保護那塊地區,但受到觀光客的蜂擁而至,自己的經費又無以復原狀態,一個美名跟好意其實反而造成傷害。
收穫非常的大,那些平常在新聞可能很少出現,但相當重要的環境議題,在我眼前活生生出現,讓我了解到現實中,很多事不趕快做就會後悔。不管是哪種動植物,不及時施行措施就會來不及。另外教育的重要性出現,如果我今天沒有參加研討會而被教育到,我根本就不會想到跟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