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金〈狗〉
一開始在讀時,會以為只是描述人就像畜生狗一樣,他的生命沒有了思想,一切就為了那吃做努力。後來看到其實「狗」也是「go」的諧音,就更了解為什麼這些畜生中在去用狗當象徵。雖然說這是一種象徵,但實際上人去模仿也很簡單。用四隻走路、看人家臉色,都是基本我們可以想像的。而這篇文章的主角一開始先表明他也有向上心,他也不甘心自己只個沒父母的孤兒,但學校不要他。所以他沒有受教育的可能性,所以知識教育排擠了他,也注定他不可能成功。他想到把自己賣掉,但那個年代窮人要養自己都沒辦法,有錢人也不是好心有錢人的世代。裡面說到有錢人跟交際女都是攀延著外國人,雖然外國人也分了等級。不過他心裡想當成畜生活下去,但很難,裡面也描述到他對女性也有欲望的產生,雖然他知道自己不配,所以壓抑自己,但他又忍不住。他也渴望親情過,他把破廟裡的佛像當自己的爸爸,假裝塑造自己還有一個家的感覺。在這一篇文章,巴金應該試圖想寫當時代如果一個沒有錢又沒有權的人,加上沒有家人,這個人的生活勢必已經無法用人去稱呼,而是生存這件事對他來說,好像脫不去的殼,好像得活下去,但活下去的目標是什麼他不知道,但他就是得活著。可是這種盲盲目目過人生的人很多,他們的試圖掙扎卻徒勞無功。
 
巴金〈懷念蕭珊〉
在巴金敘述的過程當中,當然一方面是屬於巴金自己的回憶記錄,一方面又是控訴文化大革命。因為在這樣非人性表現、失控的文化大革命,不光是害死前面讀的老舍,活下來的人我想不一定比較好,心靈上的創傷。第一是自己被害的傷痛,害你的人有些是不認識的人,也就是那些打著毛澤東的名義,努力改革的人。但傷你最痛應該是你認識的人還傷害你。再來,這一種的改革是失去人性的,。反之不想受到傷害就是也努力失去人性。巴金心痛蕭珊,但在文中,我們也看到巴金因為愧疚,也形成了一種冷漠,所以第二點是你自己去形成的傷害,活著的人總得背負這什麼過下去。蕭珊的死不能跟巴金脫了關係,但我想這是蕭珊願意去承受的,因此看在巴金的眼中,更是負擔。畢竟算是一起苦過,加上蕭珊他也是文字工作者,可是她又加上自己身為母親的責任,所以產量不多。這麼年輕的蕭珊就這樣跟著巴金,算起來巴金的才華一定是讓蕭珊為之傾到,不然不會這樣毅然支持巴金。
裡面巴金寫到自己的孩子跟蕭珊抱怨過,如果爸爸不是寫小說就好了。這樣的話對兩夫妻應該都很傷,因為文字工作者總是有自己的抱負跟理想才去做,而他這樣的行為卻被自己的小孩否決掉。而蕭珊卡在做妻子跟媽媽的雙重身分,他沒有辦法去指責哪一邊,而且自己也出過書,明白裡面所花的真功夫。蕭珊死後,巴金把她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房間,真的是很少人會這樣做,我覺得巴金一方面很愛,一方面又有一種我們不能理解的一塊在裡面。
 
沈從文〈邊城〉
    邊城所敘述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女主角翠翠同時被兩兄弟愛上了,可是兩兄弟就在哥哥想讓弟弟時,遇難死了。而弟弟在一種愧疚心,遠走他鄉不想再只想兒女私情。故事結局形成只有女主角孤單一人,等著那個不知道會不會回來的人。這樣一個人生故事,沈從文想要的重點是人性是美的,所以就連裡面的娼妓說出來的道理都是讓虛偽人士羞愧的。翠翠其實是個單純的女孩,當她遇到愛情,她是勇於追求,當情人走了,自己唯一的親人死了,她還是固執的等著。這樣的愛情故事是淒美跟個人壯烈的。人生有多少年,誰都不知道。這個情人真的會再回來嗎,很難說,說不定在外地因為沒有心,隨便找了個女人也不一定。加上這家人的父母會願意接受翠翠嗎?我也覺得很難。所以有人性美,我覺得這只是空白很大要再探討。沈從文的題記是這樣表明,因為自己的家人跟身邊人都是單純的讓他想記錄這樣的人性,但這樣的人性,現今已經淡了很多。
    只是這一篇的小說,除了我說的沈從文想凸顯人性美,另外一個特色是沈從文的筆調原本就是美的,這篇文章的湘西世界是美的,這一篇文章光是寫景,基本上就有半個篇幅吧,每章開頭都是先寫景,讓我們了解這裡的河、這裡的山、這裡的人是怎樣過生活。也就是畫面是沈從文努力建構,讓我們在閱讀時,能有很高的想像。關於這裡的特色也能明白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木子熊 的頭像
    木子熊

    喃喃自語喊寂寞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