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https://www.evernote.com/referral/Registration.action?uid=17342106&sig=bab1367ec67b3229f949f517fe0ec173

目前分類:大陸作家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鴻鸞禧〉

一.  摘要:

    婁家要娶媳婦的故事。女主角是玉清,男主角是婁大陸,兩個算是知識份子的結合。但故事又以男女主角的婚事代去婁大陸爸媽的相處模式。

二.  心得:

    這一篇故事,其實應該分兩個年代對婚姻不同的看法。也就是玉清是女主角,婁太太是第二女主角。一個正要結婚,一個已經結婚,但彼此在婚姻上都很自卑,玉清的自卑在於錢還有身材。婁太太他的自卑在於跟別人比他都不夠,這個不夠是指知識水平、待人處事。所以婁太太總要跟自己先生吵架,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先生其實也有愛自己。但他還是錯了,她的先生只是忍著。婁太太想拿自己唯一拿手的縫鞋,我們看到這舉動是不討喜的,最後當一家人在團聚說話,自己沒有聽先生說啥,卻是笑得最大聲,其實沒表現好,也是不討喜的。說是結婚的故事,其實可以想女生的地位。玉清的長相是大家閨秀的,但她還是卑微的。而婁太太就是最卑微的。她明明是當媽媽的人,可是她所想的,我們都會覺得你把自己看得太扁了點,所以導致做一件錯一件,有種自我暗示下的失敗。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愛玲著《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

台北市,皇冠出版社,20075月:典藏版50

〈留情〉

一.  摘要:

    男主角是米晶堯。女主角是淳于敦鳳。男主角是60歲的人,娶了女主角,但實際上有大老婆,正在生重病。故事就發生在女主角在晚上去舅媽家的。

二.  心得:

    其實看完整篇故事,就會發現故事取名「留情」的用意。其實夫妻相處之道就是有愛又有恨。敦鳳在這篇故事中,努力想要強調自己不是真的愛米先生,第一,米先生是個60幾歲的人,而自己正30幾歲。第二,米先生不是個有情趣的人,就連性事,也得久久才來一次。敦鳳會願意嫁給米先生,除了年輕守寡,最重要的是經濟問題。雖然故事裡面並沒有點出這是哪一年,但從文中的敘述,就知道老舊家庭已經越來越衰敗,物價直直上揚。糖炒栗子用顆來算、一件棉袴等於一件旗袍、就不用說看到戶口米跟戶口糖應該就是戰爭時期。不過舊世代人家留下的惡習,就是還是要玩個麻將,敦鳳在窮的時候有,打麻將有一種小心翼翼的大方,有錢了就可以嗇刻些。凸顯出人性的矛盾,在窮的時候怕被別人看不起,有錢了就不怕了。米先生給敦鳳是一種安全感,但敦鳳還是會吃醋,有擔憂。因為米先生還有大老婆,米先生原本是跟自己表嫂楊太太比較好。自己等於是無意間跟米先生結成婚。這樣女人戰爭中,以結果論敦鳳是贏了,但又贏得沒有勝利感,好像是被讓的感覺。

    夫妻應該要怎樣才算模範或令人羨慕呢?其實我們真的很難定義。家家都有本難念經。在這篇因為是從第一人稱來寫,所以我們並不能了解米先生在想什麼。尤其是在快要結束的地方,米先生看著虹,想起自己快死的大老婆,想著他一生的大部分也跟著死,張愛玲說這不是愛是痛惜。其實人跟人之間就是這樣矛盾,有時候用愛來說彼此好像太沉重,還不如說是有情。敦鳳跟了米先生,說是膚淺為了錢,還不是得注意米先生,煩惱著他。說到底彼此都還是有留情給對方啦。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舍〈月牙兒〉

這是在講一對母女在生活困苦下,雙雙都淪為妓女的故事。說明了女人在社會生存不易,不過我覺得這個媽媽比較狠心點,因為媽媽為了自己還是拋棄了女兒,如果沒拋棄也要女兒去當妓女,雖然女兒還是因命運的轉動下去當了。但當自己去當饅頭店的老闆娘,也許生意並不是多好,但名稱總是挺不錯的。最後因為被拋棄回過頭依靠女兒時,真的像溺水者抓住浮木,想要錢到沒有任何教養,是一種粗俗不想到將來的行為。也許是一種不想女兒被糟蹋卻不得不的心態作祟吧。相反其實女兒很替自己設想,他算有自己思想的女性,不過就算有思想,他還是去當妓女。在這樣的社會下,女人有沒有思想,好像無法用頭腦賺錢,還是得靠肉體。女兒身邊的同學,不必為生活吃苦,可是腦子只有戀愛,依靠男人。

老舍讓女主角有這樣的結局,應該是替女性叫屈,另外在結局女主角被關了,他不用依靠男人了,不必掛念母親了,人生無煩惱。連月牙兒,這個往往引發他聯想到不美滿的過去的東西,他都能視而不見了,其實換句話是不是老舍希望女人能獨立出來,而不是舊社會那樣,女人的一生只是依附男人,除去了男人連生活重心都找不到。

我讀完這篇,雖然文章通順及白話,相反的文章的深意反而難抓。有種主角內心都一清二楚,象徵物的月牙兒,其實也只是連結過去的物品。並沒有太大的可聯想。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茅盾〈春蠶〉

這個故事,敘述老通寶一家的生活。故事表現出新時代的建立,其實不只新時代的人痛苦,舊時代的人更痛苦。第一是他們不懂時代已經改變,從以前到現在可以生活的模式,為什麼都不見了?第二是他們的權益已經無法發聲。我們會稱這種事業為黃昏事業,不過不是裡面的人不求進步,好比老通寶買了洋種繭,還買了大量的青葉,可是結果卻只是負債更多。我在看這個時,是想到李喬《寒夜三部曲》彭家不也是在生活中,因為屬於基層,想要多點收入進來,卻越來越苦。這是時代的錯嗎?我覺得很難給的答案。說知識就是力量,但知識份子卻很多是苦悶的。但一方面也要為老通寶他們生活單純感到鼓掌,因為雖然他們窮的要死,吃不飽、衣服半舊,但堅信只要蠶花熟了,這種生活就會解脫。可是目前上卻有不少人,想要的太多,然後走火入魔。又好比直銷新聞,凸顯為了錢,道德良知都丟棄。這樣勤奮踏實生活,才是真的敬佩。

而這篇還提到一些風土名情,裡面用了許多方言。地方迷信也有,像用大蒜卜、蠶花,感覺就十分稀奇。大蒜卜的最後是靈驗的,雖然他們的繭結很多,卻沒有買主。這也是讀描述地方文學的樂趣,可以看到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郁達夫〈沉淪〉

在讀〈沉淪〉之前,以前讀過〈春風沉醉的晚上〉,雖然兩篇我都很看不懂。感覺郁達夫跟魯迅寫的小說一樣,風格很明顯,魯迅就是第一人稱。郁達夫這篇跟我前一篇雖然用的人稱不一樣,但背景都是一樣。第一是知識份子的心聲,第二是筆調是抑鬱的。主人公一定要套上很多外國詩,主角會覺得他人的不好,另外就是講到性,雖然聽葉石濤跟鍾肇政的演講,裡面認為作家應該要觸及這方面,可是我還不太能理解。郁達夫所書寫的性是一種墮落的慾望嗎?還是在無救的社會裡,「性」能改變什麼?沒有愛情的生活就像死灰,還真不能理解。既然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不滿,不就是念書改革社會,但從他無法念完整本書,熱度只有三分鐘的他,要有什麼大作為也難。更好玩的是,是他孤離了群眾,難道自己的與眾不同,真有這樣高潔嗎?感覺上就是自己把自己善良化、偉大化。在現今社會新聞裡頭,那些放逐自己的,最後都沒有成功。他的作人,除了高傲。好比跟自己哥哥絕交,所想的就是不停醜化哥哥,美化自己,沒有自我反省。最後,自己的苦悶到了頂點,吶喊著祖國快富強。感覺就是那句名言「別問美國為你做了什麼,要問你為美國作了什麼」,主角他自身並沒有太多人生目標,所以在日本讀書,說難聽點只是混文憑。社會都是這樣的人,國家要進步也難。只能說郁達夫應該是想凸顯這樣負面形象。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work
  • 請輸入密碼:

看完《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從一開始的不懂到結束的悽涼。作者採用的是反省的自述,用著全知的角度看待以往的事物。我的確進入到他告訴我們那一時代,毛主席的旋風跟信仰。好像你不是瘋子,其他人也不是正常人。可是結尾讓我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或許是政治壓力讓他不得寫太多後續,又或者當夢的泡泡刺破,人民的確無法反映,當然落寞的閉幕。

一開始我就懷抱著想要了解當時環境而閱讀此書,但畢竟這是個人自白,而非史書,我能了解的文革知識還是不多。這讓我想到百姓就是百姓,好比戰爭下人民依舊是為生活而努力,除非你是士兵。作者寫著自己是紅衛兵的事情,寫著自己搞過怎樣的活動,但反觀他媽媽還有鄰居,不就還是平凡的人,溫飽比動亂來得重要,吃不飽還能做什麼。搞革命當然可以套上許多方式詮釋,在這裡作者是用英雄論,他分析歷史傳統教育或多或少都有上一代向下一代炫燿豐功偉業,於是「長征隊」是宣言紅衛兵也是英雄好漢。也就是這樣想成霸自己的偉業,他們為了當紅衛兵瘋了。

文中說他的同學王文琪一開始是個為升學努力的人,因為紅衛兵的制度讓教育扭曲,甚至為了當上紅衛兵,他出賣自己父親。他的出賣是不能理解的,為了前途出賣身邊人,尤其是自己的親人。當然作者同情王文琪,不過同情不能安慰什麼。王文琪他明明良心不安,但是他找不到宣洩的管道,的確他用過砸玻璃等等暴力手段,去發洩自己情緒,但以暴去得到安撫是不可能的。逃避去讀毛語錄,更不可能有醫療效果。親人的不諒解,朋友的失去,讓一個人的內心是徹底變形。該怎麼說,王文琪在紅衛兵一次查倉庫穿上旗袍,我知道在他們性壓抑情況下,穿上女裝也許是一種好奇,甚至是踏禁區的感覺。不過,你對性有壓抑,別人同樣如此。同伴對於穿上女裝的他,是快要強暴這個人的對待,說這些人錯嗎?其實也沒太大的錯。這本來就是顛倒的時代,將男性跟女性的性別統一用中性。青春毛燥的小夥子,像似真的有女性可以搶奪,爭的在不制止肯定出人命。很可笑吧!一個男性女扮,就讓性渴望的男性有了雄風,像生物本能去展耀自己的強大。我相信這件事對他的傷害一定很大,傻眼看著同伴的對待。最後連作者都像嘲笑的認為你是女的,還真成婊子。可惜作者不能明白,就這樣讓王文琪世界只有恨。滿心都是恨的因,就起源當上紅衛兵。他想跟大家一樣當上紅衛兵,站在同一地位,卻用錯手段。當你破壞了倫理體系,你也別想得到倫理體系。王文琪的下場很慘,強暴未遂殺死人後再強暴,被判死刑槍斃。

拉回我說的作者分析革命,紅衛兵為了表現革命性,他們努力表現優秀可貴,但在歷史的哈哈鏡,看到的是唐吉珂德式,野蠻醜陋的。因為他們手段是毀壞,破壞。想要破四舊、想要打倒階級,這都不是容易的,也許建立毛主席的信仰,讓他們精神有了寄託,好行動。不過信仰某人、崇拜某人,都帶有虛偽性質。看看故事中極大篇幅講述他參與「大串聯」的過程,成千上萬的紅衛兵去北京的因素很多,但最好的理由是我們心疼毛主席,我們要讓毛主席知道紅衛兵與他同在。實際上這是免費旅遊,大陸那麼大,一趟旅遊可以省吃住行費用,是人都想走一趟。這樣分析紅衛兵,也為非人性的行為找到是人性的內心。

作者在大串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事,我講感動的。作者在過程中有遇到沒有私心的人,給予作者的幫助,甚至是生命的份量。那位不知道名字的走資派姐姐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明明是被紅衛兵打壓的人,甚至性命都沒有安穩的一天,他卻幫助了身為紅衛兵的作者。照顧作者、為他被蜂螫、替他打理一切,回家旅費、父親電報、兩顆解渴用的柚子。這行為真的是親人才有可能做到,可惜就這樣沒下落。

「性」也是作者論述的重點,我前面說到性別在那個年代,沒有男性女性之分,只有中性。名義上是這樣講,不過性不是這樣好掩飾掉,這裡面就有很多可以舉的例子,雖然作者曾跟一個女性,整個人貼在一起胸對胸,一段車程,沒有起生理反應。但其實作者內心還是浮現性的畫面。對於性的壓抑,最慘忍的是一對情侶,雙方父母都認可的情況,他們下鄉,幽會被人知道,兩個人像是衣服寫「紅字」被輿論攻擊,最後女性精神分裂,成了植物人。男性在人性不信任下,隔絕外界連絡,卻遇到一個聖母般女性,解救沒有活下去理由的他。可惜再度被人所發現,聖母還是出賣他,他憤而殺死聖母,最後被判死刑。這對現在社會來說,兩情相悅的人有如此下場是很荒謬的。雙方父母都認可的情侶,憑什麼要你們這些外人指指點點。還好這只是十年文革,要是這樣禁欲還有迫害下去,大陸人口決不像現在這樣多。

最後其實我是很佩服作者的,因為在裡面作者絕對不是完美好人,他有私心,會動歪腦筋保障自己。我不會去同情作者,因為他有求生的本事。我會同情的是大時代,大時代裡底層老百姓。被政府搞的花樣弄得為了自保,做了些自己良心不安的事。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大陸小說常常在生動流暢的情節下,充滿黑色諷刺幽默的風格。在看《老張的哲學》時,第一眼你就知道是在寫老張的故事。但這個老張不是像我們一般想像老張是個好人,他其實非常老奸巨猾,在開宗的第一段就寫到「錢本位而三位一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老張他做什麼都會用一大堆的藉口跟理由堂塞他的正當性。舉例來說因為錢最大,所以平常信仰回教,因為羊肉比豬肉便宜。當羊肉跟豬肉一樣貴時,他就信仰佛教,因為吃素。請客為什麼是信仰耶穌教,因為這樣只要請人喝茶就好。所以在文中處處充滿這樣為了錢而提出人生哲學。也就是在這樣的社會下,人心是非常狡詐的。例如文中一個配角藍小山,他滿口西方的心理學跟教育學。藉由這看似高深的知識涵養,取信於人,騙人別人的錢,手上的存款單,一本也不是自己,當然王德也被他所騙。也可以說是藍小山的哲學。

老張跟自己老婆的感情變淡,於是在李應的叔父又還不出錢來,逼著李靜必須嫁給他。在這個點上,李靜明明愛的是王德,卻又因為沒錢只能無奈下嫁。李靜跟王德這種現代自由戀愛其實衝擊的是老一輩父母媒妁之言觀念的人,在文中說到李靜有個姑母,也就是趙姑母。趙姑母對於一切社會道德,家庭綱紀,很有正氣跟自尊的說她是好婦人,好中國婦人!又是個黑色幽默。所以極反對李靜跟王德的往來,在最後的地方,對於李靜沒有嫁給老張的態度是「李靜是個沒廉恥的女孩子,臨嫁逃走的。」李靜在文中沒有自己的立場可以表示,她完全是個附屬品。沒辦法跟王德結婚,也沒辦法接受藍小山的愛情。如果說她的是那朵花,應該說還沒盛開就凋落。只能自己默默死去。王德卻沒這樣悲慘,雖然他沒辦法娶李靜,因為剛好精神崩潰幾天,但他最後卻是娶了個陳姑娘,在父親死後接棒當家,還有個肥胖的兒子。也許這不是王德想要的人生,他的抱負跟理想愛情都沒了,只能乖乖當父母的奴隸,但究當時觀念看來王德也算是個有福報的人。

李應的叔父其實是個好的老人家,但在這樣的社會是生存不下去的。在他懊悔的一段話中,他知道好人必須堅強,才能跟惡人鬥。錢不是年輕時就可以亂花,也不可以茍得。在解除那欠老張的經濟壓力下,可以讓李應出去打拼,李靜在身邊的心願達成,安祥死去。這裡的老人不似其他人的古板,他是很開通,想很多的人。

《老張的哲學》裡面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那些新新舊舊觀念的衝擊,正是那時北京城裡小百姓的寫照。另外老舍在裡面用了許多北京話,需要旁邊注釋的說明才能理解,但整體來說卻又通順的非常好理解。一點也不稀奇的故事,卻有讓人感觸許多。愛情在當時像是個禁忌,沒有人可以談愛。談愛的下場一定是不能在一起。不管你的想法多先進,總是被守舊的力量給纏繞住。

相關閱讀:
1.駱駝祥子
2.四世同堂
3.茶館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了張愛玲的半生緣跟電視上林心如曾經演出的情節差異性很大。張愛玲的半生緣》不似電視劇般為了求動作、劇情張力,情感是比較外露的。也就是張愛玲的小說,人物那種心理的層次是比較高的,往往都是內心打轉。另外張愛玲的淒冷感覺也是比較難以表現。

半生緣》裡面的人物都不幸福,就像主角曼楨跟世均不幸福,配角也不幸福。雖然他們都有過一段美好的愛情,但愛情就是這樣在錯的時間相愛,其實他們都忘不了對方,即使經歷過十幾年,心理都明白對方才是唯一,卻是「我們回不去了」。翠芝喜歡的是叔惠,為了他願意跟一鵬解除婚約,但卻又因為身分問題,只能將這段感情放在心中。

一般來說我們對於姐姐親手葬送妹妹的幸福感到非常不解,但其實在古代只是因為資訊封閉,所以掩蓋許多可怕的事情。對於張愛玲的身世,我們都了解他是在舊世族下生活過,在舊時代裡面的人性是充滿醜陋在裡頭,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全都被封閉起來。也就是這個因素才能讓張愛玲寫出這種很細微的人性表現,有愛情,有親情。

我覺得曼楨是個滿好的女孩子,我說的滿好是很人性,不是一般小說女主角一定要很美,在文中曼楨是普通,其實很善良的女孩。而且他不像世均那樣軟弱,有時候她能堅強面對打擊,為了顧及家而犧牲許多。世均也許是因為看慣父母那輩的爭執,個性其實不好強,很溫和,就像後面工作也只安分守己不求要升多大的職。但當他在跟曼楨交往時,為了減輕曼楨家庭經濟負擔,願意回到他不想回去的家,去繼承皮貨店。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個決定卻大大影響彼此的未來。

一個決定成了上帝開的可笑的玩笑,在雙方家長的隱瞞說謊下,信任開始瓦解。你說曼璐真的有那麼十惡不赦嗎?其實也只是因為面子關係,當初就是因為她的脾氣比較不好,才從舞女淪為妓女。也因為這樣在母親面前逞強,嫁給祝鴻才,其實她有想要安分過日子,所以不管祝鴻才當時落魄,並沒有發大財,就願意委身給他。只是當男人一有錢,麻煩可多。重點是當初並非真的有正式結婚資格。在願意犯重婚罪的狀況下,我覺得曼璐也是有心在家庭上。但可憐的人,卻為了生不出孩子,葬送自己妹妹的未來。在要做這件事情,她曾經猶豫過。也覺得這是瘋子才做的事,但逼極了,什麼事都願意鋌而走險。

在裡面看的出張愛玲對窮人是充滿好感的,當曼楨在醫院遇到金花,在他們的幫忙下逃脫出來。張愛玲說到窮人的同情心不像有錢人是需要顧忌的。因為同樣在為生活所苦,更能理解痛苦的人。有錢人在裡面不會好過,他們在為錢過活,所以鉤心鬥角。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童《我的帝王生涯》
蘇童用著第一人稱敘述著整個故事。在自序中他說到不希望讀者當歷史小說讀,在我的理解是他講的整個故事中的皇帝是集合他所看到的各種人性。在用白描的手法中,隱喻了許多事物。我自己讀完其實沒有很喜歡這部小說,雖然這是杜撰歷史題材的小說,但我總覺得在文字上淺白的沒有歷史味道。其人物的思想也沒有沉穩到哪,只是靠著隱喻才增加內容豐富性。

我猜蘇童用偽自傳寫這部小說,主要表達的是歷史上多少昏君都是這樣不自知,這樣寫法讓讀者用深入主角心理世界,也許會讓我們多少諒解,至少我第一次讀就沒有這樣感覺到端白的壞。故事中男主角很喜歡鳥,鳥代表一種希望。端白其實很想離開皇宮。在兩個女人的輔佐朝政下,端白沒有空間去說話,於是他玩,如同歷史人物中昏君玩他能玩的,像蛆蛆。這樣的端白碰上了同樣愛鳥的蕙妃,但一個民間女子抵抗不了權貴人家鬥爭,上面的太后跟母后不認可,就算擁有皇上的愛,我也不認為是幸福,雖然太監認為擁有皇上的愛最幸福。當蕙妃懷孕時,不敢張揚,害怕被毒害,最後生的孩子還被掉包成狐狸,用來譏諷蕙妃是狐仙誘惑皇上。這樣的一個女子最後淪落妓院,還走投無路只能賣皇上寫的情詩,其悲慘性可見一番。雖然說加害蕙妃的那些女人也都沒好下場,還可笑他們的愚昧性。像菡妃以為懷了龍子在國家毀滅時,龍子還有地位性嗎?最後跑去冷宮被人活活踩死。

蘇童故意要去製造端白的昏庸,於是端白很愛說殺,只要他看不滿,反抗他的能殺就殺。顯示端白的冷酷。覺空提的論語,可以知道論語象徵名君應該知道的治國之道,但這本輪與最後還是沒讀完,也許就這樣一輩子讀完論語,端白才能真正明白,因為我實在不認為端白在落魄後,當上走索藝人就懂,他的心境的確開闊些,但當年做的錯事就明白嗎?走索讓端白像隻鳥一樣,因為高高的只靠條線,其實真像走在空中,雙手的張開更讓他認為有翅膀。端白還會常常夢到白色的小鬼,但最後我們了解到小鬼是端白內心的慾望,中間有權慾、情慾的渴望,不過當他歸隱時這些問題都不在。

另外孫信這個瘋子,老愛說變國就要滅亡了,這樣的預言並不是假的,孫信每次說的話都是重點,也就是故事中端白要做的錯事,國家滅亡的原因。一個國家的失敗,不是單一原因造成,它一定要一錯再錯。孟夫人這樣的母后,很妙。他是豆腐店出身,因此他說的話很粗俗,雖然他這樣掌握端白,但很明顯是為人父母心,想讓孩子登上皇子是當然,不能讓端白失去皇位更是肯定。皇甫夫人更是奇怪人物,他故意宣布端白為皇子,不是端文,是出自報復。他想玩弄大家一次,讓男人知道她不是好惹的。可是身為最高地位的人,其容忍心、體諒心都沒有,這國家會滅也不是端白一人之錯。拿書裡一句話來說,法律是人定的。也就是在這個社會一切都是人為的,當這個國家滅亡也是人為的。道德標準是我們訂製的,所以我們才能去反省端白的錯,如果我們創造的社會不認為這是錯的,那麼我們根本不會察覺到。我對於燕郎這個人物是有點疑惑的,其實以整本書他的表現,我看得出燕郎對端白是忠心耿耿,但在宮中時,我一度以為燕郎他是貪富所以巴著端白,在最後流浪時,他仍跟隨端白,才讓我了解他部分的癡。可故事除了端白,沒有個人是好下場,這也真讓人不捨,我有種認為端白也一起死那就算了,但為什麼獨留端白。

蘇童在課本是放在先鋒小說之後,其實就不論用什麼文學名詞去灌在蘇童身上,其實就大方向來看,新一代的作家就是想辦法突破當時文革帶給中國的影響,好比說樣板戲這樣僵化戲劇。文學也是這樣,好像一種毛體,大家都給這樣走,在蘇童、余華等這一代,他們在解構這樣的毛病。終於不用看到什麼都是黨的力量、黨的英明。他們的實驗性很強,雖然我在讀這一本書的感想,對它的評價還好,但以意義上蘇童的作品的可讀性我還是認為很高。因為在這樣勇於解構歷史,才能讓藝術性回來。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這《許三觀賣血記》會一開始覺得很荒妙可笑。作者會重複一些段落,營造出外人閒言言語的芬圍,或者是許玉蘭還是許三觀碎碎念的時刻。許三觀賣血記」書中幾次的賣血,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而每次捐血前拼命喝的很多水、捐完血後的『一盤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的儀式,更是點睛般的貫穿全書。捐血為自己娶妻、為兒子、為家庭、為生病的兒子,最後想為自己捐一次血,而被嘲笑:『這麼老還來捐血,你的血誰要』,因此大哭,只因無法以自己賣血的錢來吃一盤炒豬肝和二兩黃酒,最終兒子出錢請許三觀吃炒豬肝和喝黃酒做結,兒子一樂說:『爹、你別在這裡哭了,你想吃炒豬肝、你想喝黃酒、我給你錢,你就是別在這裡哭了。』許玉蘭說:『許三觀,我們走,我們去吃炒豬肝,去喝黃酒,我們現在有的是錢。』

 

因為賣血所以許三觀才能娶到許玉蘭。原本的家庭算美滿,因為許三觀疼老婆、小孩。小孩有三個,一樂、二樂、三樂,許三觀原本跟一樂最親密。知道一樂非親生兒子後,於是許三觀耍起任性。許玉蘭說「許三觀,,家裡沒有米了,只夠晚上吃一頓,這是糧票,這是錢,這是米袋,你去糧店把米買回來。」許三觀卻回答:「我不能去買米,我現在什麼都不做了,我一回家就要享受,你知道什麼叫享受嗎?就是這樣,躺在藤榻裡,兩隻腳架在凳子上,你知道我為什麼要享受嗎?就是為了罰你,你犯了生活錯誤,你背著我和那個王八蛋何小勇睡覺了,還睡出個一樂來,這麼一想我氣又上來了,你還想讓我去買米?你做夢去吧!」許三觀明明最喜歡一樂,現在他卻努力不甩一樂。一樂替三樂出頭,卻傷了人,賠不出醫藥費。全家的簡陋傢具都被抄家了,許三觀要何小勇出錢,卻沒有回應。看看家徒四壁,許三觀只得去賣血還醫藥費。這一段非常好笑,一個家是很難分的這樣一半,這是我用的,這才是你用的。感情上也是這樣,可以就這麼一刀兩斷的切個清楚,一樂不是我兒子,於是那以前的情感就不見了。

又一回,家裡實在窮得沒東西吃了,,他又一次去賣血。「這苦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完?小崽子們苦得都忘記什麼是甜,吃了甜的都想不起來這就是糖!」「我們一家五口人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我現在除了身上的血,別的什麼都沒有了...」晚上準備帶全家出去飯館晚餐,但是前面那情感卻被理智來搗亂了。許三觀不帶一樂去吃麵。一樂這樣對許三觀說「爹,你能不能把我當一回親生兒子,讓我也吃一碗麵條?」許三觀搖搖頭說:「一樂,平日裡我一點也沒有虧待你,二樂、三樂吃什麼,你也能吃什麼,今天這錢是我賣血掙來的,這錢來得不容易。這錢是我拿命去換來的。我賣了血讓你去吃麵條,就太便宜那個王八蛋何小勇了。」然後,一樂吃了紅薯,還是想吃麵。裡裡外外鬧了一場後,還是吃不著,傷心的離家出走,許三觀找著他了,他背起了一樂,邊走邊罵。「你這個小崽子,小王八蛋,小混蛋,我總有一天要被你活活氣死,你他媽的想走就走,還見了人就說,全城的人都以為我欺負你了,都以為我這個後爹,天天揍你,天天罵你,我養了你十一年,到頭來我才是個後爹,那個王八蛋何小勇一分錢都沒出,反倒是你的親爹,誰倒楣也不如我倒楣,下輩子你做我的後爹吧。你等著吧,到了下輩子,我要把你折騰得死去活來....」結果一樂看到了勝利飯店明亮的燈光,他小心翼翼地問許三觀,「爹,你是不是要帶我去吃麵條?」許三觀說「是的」。

 

何小勇出了車禍,需要兒子喊魂。於是原本都不承認一樂是兒子的何小勇一家人,最後不得不去找一樂幫忙。只是一樂哭,只是為了想要有個親爹,而非被人推來推去的小孩。但我覺得一樂還滿小聰明的。就像為了幫三樂,他懂得怎樣藉機而非硬幹架。這次文化大革命,家家都得開批鬥大會,一樂第一愛是毛主席,第二愛就是許三觀。這下誰還能說一樂不是許三觀的孩子。只是每每看到文化大革命這樣混亂的場面,就會覺得現在的自己好幸福。如果連親人都要互相批鬥,這個國家真的是算國家嗎?

 

許三觀為了一樂的病,這樣不停的賣血。其實很感動,真的血緣不重要,重要是愛。把老命都不要,就為了湊一樂的醫藥費。之後這樣的許三觀,終於不用在為小孩而掙那錢,於是他要為自己賣血一次,卻失敗。這樣有點傻的許三觀,忽略到為自己賣血,何必呢?現在他過的這樣好,何苦賣血勞累身體,說不定還此喪命。這些過去,就當回憶吧!看這部小說,就覺得下階層的人,很辛苦,這個苦跟讀台灣小說的苦是不一樣的。大陸人都滿會鋌而走險,從事較危險的工作,不過這也是因為政府導致他們不得不這樣。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之夭夭》是採自詩經裡的句子。這本《桃之夭夭》如同書皮寫的這是王安憶的戲夢人生。時代背景在書中並不顯得重要,抗戰、勝利、內戰、解放,好像人生那麼長,幾年過去如雲煙,日子就這樣過來了。故事是從郁曉秋的母親笑明明開始寫起。也許就是有演員母親才讓她的生活是不平凡中的平凡。郁曉秋的一生最後還是像個平凡女子一樣。笑明明和郁子涵相識是因為笑明明在蘇州演戲時,住在郁家租給戲團的緣故。笑明明和郁子涵最後來是結婚了。卻在幾年後郁子涵因貪污和玩弄女性進了監獄。郁曉秋卻是郁子涵進監獄才生下的,於是父親是誰?成了她被非議的話題。沒有人喜歡她。餘姚女人不滿她,她的哥哥打她的時候,不動聲色,出手就是一下,不算重但挺狠的。她的姐姐則對她不理不睬。笑明明也不喜歡她,「不喜歡她的伶牙俐齒,不喜歡她的活潑,不喜歡她勻稱柔軟的骨骼,不喜歡她笑起來有一種媚。她忍不住就要罵她和打她。」這樣成為出氣筒的郁曉秋,有她生存的法則。從小就知道怎樣混在弄堂裡,表演、出奇不意的辭令和小把戲。在郁曉秋青春時期,因為她的生氣,觸動男同學的簡單的肉欲。給她取了個「貓眼」的綽號。老師也對她側目而視,儘管她舞跳得好,鼓打得棒,最後也把她排斥在腰鼓隊外,不能參加建國二十周年大慶遊行。

下鄉勞動時,她與同學何民偉爲大家燒飯,在這個時刻郁曉秋彼此被性格吸引,無關性別。很要好,但「沒拉過手」。畢業分配時,兩人想一同去江西或安徽插隊,卻遭到家長阻撓,分處兩地。終於最後兩人都能以「病退」回滬,終於距離只差幾個巷口,分配到不同街道工廠,感情升溫親熱之後。家長不再硬性反對,同意他們結婚。可是,因為不辦成新房等等因素,命運作弄下,何民偉在此時認識另一個姑娘,帶著逃避心態想趕快結婚而跟郁曉秋分手。郁曉秋哭著說何民偉「你沒有良心」「你會後悔」的話,卻沒用「我都和你那樣了」來要挾他,獨自承受著痛苦。在同時,郁曉秋的哥哥被捕,姐姐因生產不幸病逝,郁曉秋代替姐姐照顧小孩,而在雙方家長同意下,郁曉秋最後嫁給自己的姐夫,原本以為不是幸福的婚姻,其實最後如同詩經的桃之夭夭,宜室宜家。原本那樣讓人遐想的感覺,最後跟農婦一樣。

身為書中主要人物郁曉秋,王安憶給了她非常樂觀的信念,遇到不好的事,郁曉秋也能以擇善面對。應該說郁曉秋有演員的天份,她知道別人想要什麼,很懂得如何打好人際關係,

原本以為笑明明對郁曉秋真的冷酷無情,畢竟郁曉秋可以說是笑明明失意的代表。看她打郁曉秋的樣子,看不出來她其實很在意,直到笑明明替郁曉秋想辦法用回滬,才了解她只是不說而已。說真的很傳統女性的,雖然當演員,看似華麗,懂得該守怎樣分寸。對於小孩,她其實有在關心,只是演員看過太多百態,所以她不說,卻也懂得郁曉秋才能打理家。想辦法靠關係讓郁曉秋回來,也讓郁曉秋決定自己和何小勇婚姻。最後更讓郁曉秋嫁給姐夫。我覺得好像也沒什麼不對。本來就是讓孩子去做想做的事,畢竟她自己也是這樣有跌跌撞撞的走她的人生。她有養家,雖然給的愛不夠,但要叫那時代的這樣身分的母親給什麼?

郁曉秋的兄姐,說真的有點不太懂哥哥。為了自身當初可以燒掉穿舊式衣服的照片,批判自己的母親,因為冷酷無情,到最後被捕。雖然因為年少缺乏父母愛,對於親情缺乏可以理解,但在被捕時,母親的哭泣卻毫不在乎,

何民偉,這個初戀情人,沒想到就這樣斷了。在一開始何民偉我還覺得挺有心的,其實不是因為性別,而是因為個性吸引。但長大了,帶有點反叛心態,就這樣跟郁曉秋越走越近。因為害怕跟厭煩而跟另一個女的在一起。我在想愛是這樣可以被取代性嗎?當年這樣的努力,就只是過去嗎?跟這女孩的結婚就等於跟郁曉秋結婚嗎?

一直要讀王安憶的作品卻還沒有讀,會挑這本書是因為書皮寫說這是為了向王安憶以前寫的女孩感傷致意。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到王安憶用筆細膩。總覺得郁曉秋不是真實人物,這樣樂觀到了極點。欺騙自己也不是這樣吧!被別人排擠,總該有失落等等,但卻沒有這樣的描寫。也許是沒有讀過她其他的作品吧!感覺不出為何致意?是因為夠樂觀嗎?有幸福結尾?還是?就先不猜測,我只是覺得郁曉秋其實真正幸福不多,她之前所謂的幸福都是靠自己努力闖出來的。說難聽點,愛她的人太少了。又因為社會這樣,同伴其實都是生疏的。又為自己的長相,帶給人太多遐想。男的愛慕,女的忌妒。因為如此,幾次這樣失去朋友就因為姊妹們的吃醋。何小勇對她,讓人感到滿足點,卻放下著轉折。讓她嫁給自己的姐夫,但也罷,也罷。人生何必要太強求什麼?這樣相夫教子,就是幸福的一種。而且沒有長輩的壓力,彼此這樣扶持,也是有愛啊!

 

 

木子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